昨晚19:30,小米十周年,雷軍做了一場公開演講。在近3小時的演講中,用20個故事回顧了小米過去的熱血10年,也展望了新的10年。
【圖源:直播截圖】
小米十周年發布會概述
除開回憶了嘉興律師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創業第一天初創團隊痛飲小米粥的故事,以及和格力董明珠打賭以外,雷軍在十周年發布會上首次談了核輻射期間訪問日本夏普談手機屏幕合作,和小米1預期定價1499的往事。
在過去的十年間,小米從組建團隊開始嘉興法律顧問到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孵化了上百家生態鏈企業,其中就有在科創板上市的石頭科技等。
雷軍的投資背景
雷軍演講中說的艱辛創業和大家想象中的白手起家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創辦小米之前,雷軍就曾是金山的CEO,通過持股、表決契約和《關于保持一致行動的協議》持有金山軟件25.7%的股份表決權,是金山軟件的單一最大投票權擁有者。
他還通過持有嘉興法務順為互聯網、奇文二維、奇文四維、奇文五維、奇文七維間接持有金山辦公1.66%股份。
另外雷軍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了不少企業,包括卓越網、逍遙網、尚品網、樂訊社區、UC優視、多玩游戲網、拉卡拉、凡客誠品、樂淘、可牛、好大夫...... 甚至當年馬云創業的時候還曾經找雷軍融資,可惜被拒絕了,這也成為他的一大憾事。
雷軍參與創辦或參股過二三十家公司,到2018年小米上市,雷軍至少擁有11家嘉興公司法務上市公司的股份。
這些豐富的職業經歷,使得雷軍可以在投資人、創業家、職業經理人多重身份之間自由切換,洞察三者之間的不同需求,不僅擁有精準的投資眼光,更有著成熟完善的經營和投資理念。所以小米在公司股權架構設計和股權激勵方面,符合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管理的需要,值得企業學習借鑒。
小米的股權激勵
為了讓工程師創新和探索的火炬越燒越亮,我們設置了小米技術獎。這是小米內部的最高獎項,獎勵突破性貢獻的技術小組,獎金是價值一百萬美元的股票。 雷軍-小米十周年發布會
雷軍在發布會上講到了小米內部濃郁的工程師文化,就涉及到天鴻常說的股權激勵。
一般來說技術類企業,幾乎都實行了員工持股,這不僅僅可以有效地吸引、留住優秀的員工,更能大大提升員工的工作投入度。據了解,在小米公司設計的股權激勵中,嘉興打官司為了尊重員工的選擇需求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規定可以在股票和現金之間彈性調配比例作為自己的薪資。
在新員工加入時,小米會給出三種選擇:
①可以選擇和跨國公司一樣的報酬;
②可以選擇2/3的報酬+一部分股權;
③可以選擇1/3的報酬+更多的股權。
最終有15%的員工選擇全部拿現金工資,70%的員工選擇70%~80%現金和部分股票,有15%的員工拿一點現金和較多股票,三種類型的員工都得到了滿足。
小米也通過這樣的方式,確定了愿意一起為小米事業奮斗的優秀員工,而這類員工可以以較低的價格持有公司股票,在實際工作中會更加關注公司的整體利益,真正激發了全員的創業熱情。
小米的股權架構設計
據小米的公開資料披露,雷軍只持有公司31.41%的股份,其余股份由其他創始合伙人、投資人、員工持有。
雷軍愿意也敢于將大量股份分出來的關鍵是小米的AB股制度:
高投票權的股票每股具有2至10票的投票權,稱為B類股,主要由創始股東及管理團隊持有;低投票權一般由外圍股東持有,此類股東因為看好公司未來前景,因此甘愿犧牲一定的表決權作為入股籌碼。通常1股只有1票甚至沒有投票權,稱為A類股。
AB股的詳解可參考天鴻所查宇東律師的文章↓
顯然通過這樣的雙層股權設計,雷軍雖然只持有了不到1/3的股權,卻擁有了55.7%的投票權。既能夠幫助創始股東引入大量外來資金,又能夠確保公司的創始人和管理層通過擁有更高的投票權對股東大會的決策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從而確保對公司的控制權。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股市場,AB股制度也存在過一段時間,后因實行期間出現了公司治理、企業控制權斗爭亂象,該制度僅存活20年左右。直至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發文支持同股不同權,7月9日,小米公司成為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采取同股不同權的公司。
為什么不能股權平分?
倆人合伙各占50%,仨人合伙各占1/3,股權平分貌似公平,但就像前面說的,最后一定出問題,投資機構見了這種股權結構,一定會繞著走。
股權構架需要有明顯的梯次,比如能力最強創始人持股51%以上,聯合創始人在20%-30%,再預留10%-15%的期權池用來做股權激勵。
這樣的話如果在公司出現內部矛盾的時候,大多數事項還有一個決策人可以直接拍板做決策,未來做融資或者做股權激勵,也還有一個可以稀釋的空間。
為什么不能100%控股?
僅靠一個100%控股的創始人雖然公司穩定,但是很難進一步發展壯大。因為創業的專業性越來越強,僅靠創始人個人能力很難達到要求。
只有通過選擇能力、資源互補的合伙人,合作共贏,才能提高成功的概率。
為什么股權不能過于分散?
股權過于分散的直接后果就是降低企業的反應速度,直接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同時也容易引起投資人對公司控制權和未來發展前景的擔憂。
天鴻為企業準備了法治體檢系統,涵蓋公司治理、勞動人事、合同管理、財稅會計、知識產權5個方面,綜合檢測企業目前的法律風險指數。
全方位幫助企業了解、掌握、管控并解決法律風險,助力企業良性發展。